小分子化合物何时用?
在星博士的上次分享中,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小分子化合物。大家还记得小分子化合物有什么特点吗?
✍敲重点:
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很低,一般低于 1000 道尔顿;很容易穿透细胞;通过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调节其蛋白靶点的活性影响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疾病进程。可根据作用效果分为抑制剂,激动剂和拮抗剂。
PS,大部分小分子化合物有固定的结构式,以及 CAS号(CAS Registry Number)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随时咨询哦。
那么知道了什么是小分子化合物,什么时候会用到咱们的小分子化合物呢?
让星博士来介绍一下吧:
小分子化合物主要可应用于以下 3 类实验中。
生化分析实验
药物发现过程中,靶向性验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用于证明小分子药物与靶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应用技术类型有 ITC,SPR,MST,DSC,DLS,DSF,FP,CD,NMR 等。
以 SPR 生化分析实验为例:
SPR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简称 SPR) 实验,又称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借助传统光学现象,原理为利用光在不同介质中产生消逝波后与等离子波产生共振,从而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对蛋白-小分子化合物,抗原-抗体等进行亲和力分析。
细胞水平实验
使用小分子化合物对细胞进行处理,也称之为体外实验。 如信号通路研究和药物筛选等。
以信号通路研究为例:
给药后观察下游实验结果
确定研究疾病表型后,可选择相关的信号通路作为候选。一般可通过选择该信号通路相关的分子的抑制剂/激活剂,对细胞进行处理。结合下游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该信号通路与疾病表型的关系,进行下一步实验设计。
给药后观察下游实验结果,如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通路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水平变化情况;通过qPCR 实验检测 mRNA 水平变化情况;通过 Elisa 实验检测蛋白水平变化情况;通过 MTT/CCK-8 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活力等。
动物水平实验
使用小分子化合物对动物体进行处理,也称之为体内实验。如构建动物疾病模型和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等。
以构建动物疾病模型为例:
确定研究疾病表型后,动物模型 (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动物模型是指各种医学科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可用于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和实验治疗学(包括新药筛选)研究。以经典的动物模型的建立----糖尿病模型为例,使用 Streptozotocin (STZ) 链脲佐菌素,对不同品系小鼠或大鼠进行注射给药,会使其胰岛 β 细胞被破坏而诱导病症,同时注射的剂量不同也会导致构建的糖尿病模型有差异。
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欢迎各位老师随时咨询哦。
思科捷小分子化合物部分热销产品展示
龙飞万里展宏图
朝气蓬勃的龙年,星博士将陪伴大家科研征程每一天。
2024年思科捷也会在多个平台陆续推出促销活动,分享干货知识,助力科研。
平台包括:思科捷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微博,小红书,知乎,B站等。
欢迎大家多多了解关注哦~
PS,可添加星博士微信,加入思科捷技术交流群,随时随地参与讨论↓↓↓